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_文豪1978
顶点小说 > 文豪1978 > 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快到九点半的时候,授奖仪式即将开始,评委会的几位主任、副主任和文协领导走上了主席台。这一届评委会主任是茅盾,副主任有三位,分别是周扬、巴金和刘白羽,文协的还有章光年等人。

  几人上台后,先是由茅盾先生进行了讲话,老人家现在是文协统领,又是本届评委会主任,由他开场讲话名正言顺。“我作为评奖委员会主任,工作做得很少。我声明一下,我因为眼睛不好,只看了少量作品,大部分工作是其他同志们做的,我只听过许多汇报。

  对于这次评奖,我觉得很好。得奖的27位同志中,有老年的,中年的,而绝大部分是年轻人,是嗡嗡嗡以后开始写作的,是新生力量,是我们文学事业将来的接班人。

  他们在文艺上跨上了长征的第一步。我相信,在这些人中间,会产生未来的鲁迅……”茅盾讲到这里,一旁的章光年插了句话:

  “也产生未来的茅盾。”

  会场内顿时响起一阵哄笑声,本来严肃的气氛因着他的玩笑话变得轻松活跃起来。鲁郭茅巴老曹,建国这么多年,无论是鲁迅还是茅盾,他们在现当代文学的地位早已确立。茅盾丝毫不介意他的插话,笑着继续讲完了话,然后又是周扬、章光年等人讲话。

  讲话结束后便是授奖时间,台上唱名,底下的作家们依次上台,从茅盾、巴金等几位颁奖嘉宾手中接过获奖奖状和纪念品,然后拍照留念。

  评奖虽然分一二三等奖,但授奖的时候却是大家一起上台。

  林朝阳跟着获奖作家们一起上了台,站在中间的位置,他的《牧马人》是今年评奖读者得票率和专家呼声最高的作品,所

  以是由茅盾第一个为他颁奖,然后才由后面的嘉宾为其他人颁奖。

  大家都在忙着颁奖,丁灵手里拿着奖状在台上找了两圈,没有找到目标,询问道:

  “王庆来同志来了没有”队伍另一头刚给人颁完奖的章光年立马跑了过来,拉着丁灵走到林朝阳面前,

  “给他就行。”丁灵有些发愣,

  “代领啊”章光年哈哈笑道:

  “代领什么人家就是作者!”

  闻言,丁灵顿时满脸惊讶。

  周围人听到章光年的话也齐刷刷的看了过来,他们的眼神先是在丁灵手中的奖状上停留了两秒,上面确确实实写的是获奖作家“王庆来”的名字。

  王庆来就是林朝阳

  然后大家的目光又放在了林朝阳手中的那张奖状上。许灵均、王庆来都是林朝阳这是什么情况

  这个突发情况让台上众人都陷入了震惊,主席台下的嘉宾们听不清楚刚才章光年所说的话,只看到众人集体向林朝阳行注目礼,满脸皆是震惊之色,这样怪异的情况立刻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声。

  台上众人在看热闹,台下嗡嗡声不断,一下子让会场内原本和谐顺利的局面变得乱糟糟的。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组织工作都是由《人民文学》编辑部来负责的,章光年见现场有些混乱,便上前弯腰握住了话筒。“喂喂喂!大家都安静一下,保持一下会场纪律。”

  章光年的控场让会场内的秩序暂时恢复,台上的颁奖活动继续。

  众人领完了奖便是合照时间,等照完了相,林朝阳却被章光年留在了台上。“刚才台上发生了点小插曲,大家想必都很好奇。

  我在大家说明一下,大家看到朝阳同志拿了两份奖状对不对

  一份是《牧马人》的获奖奖状,一份是《秋菊打官司》的获奖奖状。

  是因为这两篇作品都是朝阳同志创作的,

  “许灵均’和‘王庆来’都是朝阳同志的笔名。”

  章光年的话音刚落,会场内轰然作响,数百名嘉宾无不惊诧当场。

  作家有两个笔名不稀奇,可在一次评奖中两个笔名、两篇作品都得奖了,而且还是全国性奖项,这样的事迹太过传奇,任谁听了都会感到震惊。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可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评奖活动,主办单位是文协、《人民文学》这样的权威机构,评委会有茅盾、巴金等文坛泰斗。

  哪怕是获奖群体里,也有茹志娟、邓友枚、王漾、高晓声这样的名家。

  寻常人能跻身奖项已然是难能可贵之事,几乎可以肯定日后必定会在中国文坛拥有一席之地。可谁又能想得到,在如此权威和盛大的奖项里竟然能有人独中两元!会场内数百道目光聚集在林朝阳身上,让他感到连空气都有些灼热。“下面就请朝阳同志发表一下感言!”章光年说着,将话筒交给了林朝阳。

  按照去年的惯例,评奖第一名的作家有发言的机会,去年发言的是刘昕武。《牧马人》是今年评奖的第一名,这个机会自然就落到了林朝阳的身上。

  会场内的众人刚刚才被林朝阳一人独得两奖的消息洗礼过,这个时候林朝阳要发言,自然是让众人充满了好奇。之前去《人民文学》编辑部的时候,林朝阳便被告知了要在授奖仪式上讲话的事,所以是有准备的。他站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的人头,拿出打工人讲解ppt的状态,台下的人头立刻就变成了一个个蒜头。“感谢所有读者和评委会对于我个人和作品的肯定。

  刚才几位先生回顾了过去多年以来我国文学界所面对的艰难困苦和发展历程,跟几位相比,我还是个小学生,就斗胆站在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展望八十年代吧。

  我想象中的八十年代,应该是一个充满变革和理想的年代,是一个思想激荡、文化勃发的年代。

  在最近几年当中,因为过去的压抑让人民群众对于文学产生了极大的需求和偏好,我想这种潮流在八十年代仍会持续。这对于我们文学界来说是幸事,但同时也是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的。

  文学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的不仅是人民在历史转折中的坚韧与勇气,也映照着我们文学工作者在社会发展中的担当与探

  索。

  我始终坚信,文学最重要的价值是在于镜鉴。批判与赞美、揭露与歌颂,这些都不足以概括文学的价值。文学的边界应该是广阔无垠的,人民群众的喜爱才是它生根发芽的基础,人民群众也从文学当中汲取力量。我们文学工作者要有一个决心,那就是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林朝阳的发言简短,却字字斟酌,铿锵有力。他刚讲完话,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如果说刚刚茅盾、周扬等人的讲话还带了些官方色彩,那么林朝阳的讲话则充满了个人色彩。特别是结尾那一句“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可谓是振聋发聩,让在场不少人听完之后都有些激动。讲完了话,林朝阳的任务也完成了,他捧着两份奖状和纪念品走下了主席台。主席台距离坐席不到二十米,全场人的目光都紧随着他的身影。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xs6.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xs6.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